时光飞逝,已经来到长堡初级中学支教八天。驻足回首,在跌撞与懵懂、摸索与尝试中,发现自己变化了很多。这次是我的第二次支教。相比第一次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青涩腼腆,到如今的沉稳自如。一年两次的支教活动将永远在我心中铭记。 虽然读的是一个师范类大学,已经是第二次支教,但是初来乍到的我,依旧还是久久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发生了很严重的过敏现象,支教进程不到一半,嗓子哑了。发声很困难。但是没有办法,既然坚定了这条路就必须坚持下去。渐渐的我们也习惯。支教慢慢走上正轨。 在上课时发现这里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英语发音有很大的问题。学生依旧走的是应试教育路线。我想做出一点改变。以课本知识为主,偶尔穿插一些课外知识。因为我大学学的专业是生物科学,所以希望将我所熟悉的生物与英语相结合。一边引导,一边教学,让自己也参与到学生中,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真正踏上教学岗位,第二次作为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第二次独当一面从学生的生活起居,到日常学习一手包办,虽然中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与困惑,但是我依旧在努力。 早在来支教之前,身边的朋友和老师都会叮嘱我一句,“好好干。”怎么在这短短的十三天交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从出发到现在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也许在十三天里,我们能给学生带来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但是我们离开之后,这种状态又要怎么延续下去?如果十三天之后他们又恢复到了从前,那么我们支教的意义又在何处?难道只是去补充教师队伍的不足吗?我想,我们的支教不仅仅是去支教,因为我们的头衔上还有“扶贫”两个字。 在学校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和队友们一起开始了家访活动。家访的路途是漫长而又艰辛的,经常需要翻山越岭才能从一个组到另一个组。每一次的家访,学生的家长都会极力邀请我们在他们家吃饭,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自带干粮,因为不想再麻烦他们让他们破费。因为他们日常的生活已经非常拮据。每从一个学生家里出来,心情总是很沉重,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父母离异或者双亲中有一方因病去世的,这种现象还是挺多见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当我们询问他们家具体情况时,他说着说着就开始哭起来了。当我问他为什么哭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我感到一种揪心的疼:“我没有妈妈了,别人都有妈妈关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这个孩子心中中渴望母爱的一种奢求。 和这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真的是幸福得太多了。他们每天早上没有早餐,更没有牛奶和面包,但是他们一样生活着,生活在一个没有物欲横流的地方。放假在家,他们要帮家里放羊、种菜,还要兼顾学习,他们身上所承担的压力远比我们这些整天叫苦连天的大城市里的孩子要大很多。 作为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有人曾说过;“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基层社会的艰辛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才是生活? 从一个象牙塔里身处的年轻大学生,转变为一个支教教师,这是我身份的转变。 我一直说要感谢这些孩子,给了我一个表达爱的机会。以前的我总是被爱着:有父母的照顾,有老师的关心,有同学的关爱,而如今,我终于有了爱人的资格。 当我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爱”我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那你们爱不爱老师?”“爱”那一声“爱”久久响彻在我的脑海里,那一刻我被孩子们震住了,从未有过的惊喜感在那一刻让我感到骄傲,因为我有这样一群爱着我的学生。每一次的短暂离别,哪怕是一个周末,他们也会问我:“老师,你星期一还在吗?还会给我们上课吗?”正是这样的一种依赖与需要,让我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老师:你明年还来吗?再来教我们吗?这几乎是所有我支教过的学生都会问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忍不住惆怅,因为又要离别。也许对于大人而言,离别意味着下一次的相聚。可如今要与我离别的是一群中学生,对于他们而言,未必了解离别的含义,可能是一年,十年甚至是永远。我从不奢望他们会永远记住我,因为记住也就意味着伤心和难过,我还是期望他们快快乐乐地生活。 一年支教路,一生春晖情。 |
德江县大学生联合会感谢您的关注
感恩故土,回报家乡,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心的做
您的关注,将是我们努力和创新的动力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大市巷机关幼儿园旁 邮编:565200
|
版权所有@德江大学生联合会
黔ICP备14004610号-1
|